About Me

從小到大都是超級乖乖牌一名。自我信念極低,只要有人反對自己的意見,就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。溫和友善,沒什麼心眼的好人。很怕獨處時手邊沒有東西可讀。不帶本書在身邊會覺得受不了。有本書在手可藉此把自己腦子塞滿,沒有工夫去做自我反省了。愛音樂、愛舞蹈、也愛電影。

2012/04/30

甄環傳


Monday
熱呀,又濕,多蚊
明日勞動假,高興

2012/04/29

Naum Starkman - Tchaikovsky

Sunday
早上紅雨,稍後陰天有陽光

終於找到了四季的鋼琴CD,一聽之下,發覺自己所彈的很不同,有首拍子也彈錯,感覺差很遠。趙老師真是不會教,現在我才知道自己不會用踏板,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起、該踏,所以琴音模糊。 好的老師真的很重要,影響學生一生。
好希望重新跟有實力的老師學琴。

Naum Starkman 斯塔曼 -《柴可夫斯基:四季》(Tchaikovsky:The Seasons Op.37b)


中文名稱:柴可夫斯基:四季
英文名稱:Tchaikovsky:The Seasons Op.37b
別名:季節
發行時間:1998年
專輯歌手:Naum Starkman 斯塔曼
地區:俄羅斯
語言:英語
專輯介紹:

鋼琴套曲《四季》選自附有「十二種性格的小品」這一副題的鋼琴曲集,共十二首,創作於 1875 -1876年,這是應《小說家》雜誌的約稿所作的十二首「樂配詩」作品。它用音樂描寫了一年十二個月中每個月的性格,並配以專作的詩歌,音樂合稱「四 季」。其中以第六首和第十一首最為著名。

第6首為「六月」《船歌》,g小調。 詩作者是普勒席傑夫。描寫夏天泛舟嬉戲的情景。一般說來,船歌都是以6/8拍為多,惟這一首樂曲的主部卻是4/4拍。音樂採用了旋律小調的形式,用平穩的 節拍表現出俄羅斯平底船均勻滑行的節奏,悠長的旋律則像一首俄羅斯民歌那樣帶有淡淡憂鬱的表情,刻劃出遼闊國土上的人民寬厚,深沉而誠摯的性格。

第 11首「十一月」所配詩歌為《雪橇》,原作者為涅克拉索夫,柴科夫斯基在音樂中展示了這樣一個富於農村生活的畫卷:白雪皚皚的俄羅斯廣闊原野上,沿著松林 邊的蜿蜒小路,一輛雪橇飛馳而過,積雪在馬蹄下沙沙作響,雪花飛舞,活潑的鈴聲和歡樂的歌聲交織在一起,飄向遠方……音樂採用E大調,4/4拍。在響亮的 和弦伴奏下,雙手八度齊奏的旋律,彷彿是一個相貌英俊、性格爽朗的趕馬的小伙子在放聲歌唱一首俄羅斯民歌,旋律充滿歡樂情緒,但也隱藏著某種憂鬱。

俄羅斯鋼琴大師斯塔曼繼「肖邦鋼琴曲」廣獲讚譽後,又於1996年5月在紐約的Bronxville基督教堂的錄音,演奏使用的鋼 琴也是這架價值超百萬美金的貝森多夫帝王式大鋼琴(Bosendorfer Imperial Grand piano,Op.42400)。斯塔曼演奏的柴氏這組最流行鋼琴套曲,音色細膩迷人,節奏自然而變化豐富,觸鍵冷靜,紮實。他的詮釋從不作浮誇的表演, 而是讓音樂表現出自發性和新鮮感,他將優雅的特質融入音樂,使樂曲具有豐富的色彩和流動感,表現極具說服力。

Recorded May 1996 at Christ Church,Bronxville,N.Y.(Performing on the Bosendorfer Imperial Grand piano,Op.42400)


專輯曲目

01. The Seasons Op 37b - January
02. The Seasons Op 37b - February
03. The Seasons Op 37b - March
04. The Seasons Op 37b - April
05. The Seasons Op 37b - May
06. The Seasons Op 37b - June
07. The Seasons Op 37b - July
08. The Seasons Op 37b - August
09. The Seasons Op 37b - September
10. The Seasons Op 37b - October
11. The Seasons Op 37b - November
12. The Seasons Op 37b - December
13. Mazurka after Chopin Op 72 - 15
14. Sentimental Waltz Op 51 - 6
15. Meditation Op 72 - 5

2012/04/28

練琴

Saturday

鬱悶


Sunday

教琴


Saturday

 在琴行教琴轉眼便2個月了,現在有3個男學生,智傑已經學了年半,4K3,是另一位李老師教不到轉給我。他媽媽是一個很年輕、打扮時髦的內地女孩。可是可能不太會教他,也甚少陪他來琴行或練琴,只是想他接觸一下音樂,所以進展很慢。可是他很乖,能坐定定較久。Woody很活躍,小一生,媽媽會一點鋼琴,每次都陪他來學琴,也會陪他練琴,進步就很明顯了。今天上他的課最開心,身為老師見到學生有進步會覺得自己很有價值。另一位是新學生,4K3可愛的小男生,有位妹妹2歲,父母都會陪他來。只是上第二課,有點辛苦,萬事起頭難,要教曉他最基本的樂理才能彈歌仔,偏偏基本的都是枯燥的,自己也不會用活潑的方式教,只能暗暗望著鐘倒數下課時間。

當初起了教琴的念頭,是因為在這一年突發燃起了對古典音樂的熱情,我相信是因為看了耶魯大學公開課: 聆聽音樂的緣故。講師Craig Wright教得很吸引,好像打開了古典音樂的大門,讓我懂得它的美,起了很想更認識它、更成為專業之念頭。很記得Craig Wright在課上說的關於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religion的一番話: “It gives us a sense something better. It is a vision of something better than the stupid, mundane and the vernacular crap that we have to deal with on a quotidian basis out here. There could be something better, bigger and better out there than we are.” 很有共嗚。音樂,舞蹈、電影於我便是如此。所以我很想重拾鋼琴,重新去認輸它。可惜學琴很貴,希望教琴可補貼一下,也可順便免費練琴。在平凡枯燥的學校行政工作中,我感到自己的卑微、自卑和無用,希望透過教琴,我能找到些自我認同和價值吧!

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

Monday


《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》集結許多設計師的智慧之言,十分有啟發性。
 
設計師麥可.貝汝(Michael Bierut)說,我剛開始上火線面對客戶時,滿腦子想著讓客戶完全認同我的案子……有回案子差不多到了要付印的階段,當時的上司馬西莫.維格涅里(Massimo Vignelli)堅持,這恐怖的東西根本不能拿出去見人。他一把抓起電話向客戶的老闆的老闆,堅定的表達案子尚有需要修改之處,撕掉花了三個禮拜搞出的 東西,重新做出俐落又漂亮的作品。對馬西莫來說:做出來的東西走樣就是走樣,沒什麼藉口好說的。而,時間不夠用或是客戶耍白癡,那都是你家的事。人家看在眼裡的只有你的設計,還有設計的好壞。也成了麥可.貝汝的座右銘。
  這是設計師的堅持,不容置喙。

很多時候,我們驚嘆設計大師的無比創意,觀摩、了解其設計理念、產品的樣貌。《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》帶領我們換一種方式,透過作者黛比.米曼 (Debbie Millman),一位任職設計產業逾25年的資深品牌顧問,與當代設計大師們尖銳、直接、幽默、步步攻防的深度訪談對話,我們得以瞧見精采絕倫的作品背 後,他們的日常生活、他們的思考方式和動機,以及業界最真實的感動、憤怒與困境。
 
其中Paul Sahre對成功的定義,讓我自卑,也反省了自己工作的價值......


Michael Bierut:我會在完成一篇文章之後,回頭讀它幾遍,然後就會想:「哇,寫得太讚了,我真是天縱英明啊。」設計最初帶給我的感動也是這樣子。你愈是想爭取所有人的認同,到頭來就愈搞不清楚自己真正的信念是什麼。
Carin Goldberg:我之所以成為一個平面設計師,是因為我最愛漂亮的床單和毛巾。
Milton Glaser:我相信你的本質是什麼樣的人,你就會傳遞出什麼樣的想法和信念。
這是我的設計師人格裡的一部分--一直前進,不要留戀過去。我一直都在努力這麼做。
Paula Scher我把「能不能不斷成長」視為是成功與否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。對我來說,成不成功與金錢無關;有關的是我的設計。假使我每天起床的時候都能夠欣然感受到自己擁有不斷成長的能力,那應對我來說,這就是一種成功。
Stefan Sagmeister:產品的品質遠比設計師來得有影響力。
天分其實是你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的那種渴望。 
Neville Brody:在課堂裡我們學到的一件事情,就是假使你有什麼想法必須提出溝通的,那麼你應該把握住所有和人溝通的機會。這一行讓我很愛的原因,在於它像是一場機智問答,其中也存在著永恆的矛盾。
我拿著話筒,緊張得要命。
現在的問題是,到處都充斥著庸俗的大眾文化。你去任何一個城市,大家長得都一個德性。
Peter Saville:你要去喜歡你所做的事,然後把事情做好;要去喜歡你所做的事,然後為別人賦予它們意義。James Victore:有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東西做得很棒,但別人看它都覺得像是垃圾。把其他一切都丟開,把所有心思放到事實的探究上,你就會找到那一顆閃亮的寶石。
John Maeda:你要去做能賺大錢的工作,好讓你有錢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。有錢,你就有更多的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;不過,想賺錢往往就必須要犧牲掉一些自由。
 我隨身都會帶著相機,即使只是過個馬路,我也覺得眼前有好多事情值得你去發掘,像是路上的水窪、天空、花朵、垃圾……
Chipp Kidd:常常有人問我要怎麼樣成為一個更出色的平面設計師,我的答案是:「兩件事──你要練習怎麼玩填字遊戲,還有要學怎麼寫作。」 
天啊,你的時間還夠我說嗎?我一天到晚都在怕東怕西的,我隨口就可以告訴你好幾樣:我怕癌症,我怕女人的陰道、大蟑螂、凱西.李吉佛最近的一張聖誕歌曲專輯,我怕被燒死、怕龍捲風、軟骨、小孩,嗯,我怕被小東西噎死、怕教宗囉哩叭嗦、怕頭髮糾結在一塊、黛博拉.蘇斯曼的假睫毛……
Jessica Helfand:專心把事情做好,同時不要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。
電腦軟體升級這件事搞得我頭很大。我一直在等Adobe跟可口可樂一樣,重新推出他們的Photoshop 1.0……Photoshop經典版」。Seymour Chwast:通常工作的時候,我會先用「心」,再用「手」。
Lucille Tenazas:我來紐約之後總共面試了65次。我跟我自己說,一個月內打三次電話給人家沒什麼好丟臉。
Vaughan Olivier:要我隨心所欲做我想做的事,我還真的會腦筋一片空白呢。
音樂產業已經走到一個窘境了;看不到反骨精神、看不到驚喜。我們搞創意的不是常常都會這樣嗎?
有些時候好像全世界都捧著你;有些時候你又會覺得自己沒什麼用,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。  
Stephen Doyle:想像力,可以讓你掙脫邏輯思考的陷阱。
我們的設計用的是「減法」,就很像做石頭雕刻的──拿到一大塊石頭之後,我們就開始一刀一刀地砍,一直砍到我們看出雕像的面貌為止。
Abbott Miller的老媽:假使你不喜歡牆的顏色,那就重新漆過;如果你想要一扇更大的窗戶,就去把它敲大一點。
Abbott Miller:你很難把一件設計的內涵和外觀分開來看,說:「噢,這個設計的點子很棒,可惜醜了點」。
Massimo Vignelli:黑色是最有格調的顏色,其他的顏色都比不上。還有很多其他顏色也會讓人看了心情愉快,但那是屬於花朵的顏色。
人類做出許多貢獻的偉人們,有共同的特質,就是希臘人所說的同理心,感同身受的那種能力。某種程度上,這和愛是差不多的。

2012/04/15

Julie & Julia

Sunday

 在石門圖書館借了美味關係(JULIE & JULIA)DVD,是一部平淡的戲,沒什麼高潮,卻洋溢著生活情趣。女位女主角生活沒有目標,最後都是透過烹飪,找到了自己的熱情所在。
因為這齣戲,我也突然想寫部落格。這幾年生活得很空,有時候想,可能自己有,沒 ,就是表達出自己所想,所以任何事都苟且,最後什麼都沒有。
很喜歡片頭,鏡頭不怕長氣的拍2位主角搬到了新地方,其中一位是文員,每天工作沒什麼變化的,沉悶的坐在office cubicle裡解答市民問題或投訴。所以她喜歡烹飪,因為。這段很有共鳴,也覺得,自己是時候要付出,不要吝嗇時間,記下自己生活的點滴。

Do you know why I love about cooking?
I love when after a day, when nothing is sure, and when I say nothing, I mean nothing, you can come home, and absolutely know, if you add egg yolk into chocolate, sugar and milk, it will get thick, it is such a comfort.

梅莉史翠普,已經可以號稱電影界的瑰寶,不可多得的人才,
不論在動作、台詞或是角色詮釋上都是無可挑剔的精緻。